今日福音派教會,被稱為是「千里之廣,一吋之深」。從「行銷教會」到「新興教會」,這些所謂「慕道友導向」(其實是「消費者導向」)的教會,為何會隨波逐流,落到今日如此膚淺失真的地步?作者深入淺出分析今日教會迷失的根本原因,乃是偏離了「宗教改革信仰」,並且根據聖經指明教會悔改歸正之路。此書堪稱是暮鼓晨鐘、振聾發聵的力作!
教义相对论在现代基督教中泛滥成灾,撒但和牠的势力喜爱那在我们今天猖獗的不准确和模棱两可。正如司布真所观察的:“真理的大敌已经邀请我们推倒我们的城墙,撤消我们的坚固城。”
本书聚焦于婚姻中的两个关键要素:友谊和性亲密。周必克(Joel Beeke)从圣经尤其是《箴言》的智慧中汲取灵感,说明如何在情感和身体上与配偶更加亲近。
有時在經年累月之後,一間教會唯一的改變就是會友逐漸變老。有些教會領袖認為,這種教會是沒有前景的,應該將其關閉,並另外開拓新的教會。瑞德博士說「不」,而他是對的!只有一些具備特別恩賜的人,才蒙召去開拓教會。大部分的牧師都是蒙召去復興現有的教會。靠著神的恩典,《死灰復燃》可以成為一種力量來源,使你和你教會一同成長、復興及結出屬靈的果子。
基督徒的生命就好像一張三足鼎峙的凳子,第一條凳腿是上帝的道(即教義),第二條腿是信徒切身的經歷,最後一條腿是信仰的實踐。人若想在靈程路上站立得穩,這三根支柱,缺一不可。然而,近年來,不少信徒的靈命並沒有全面地具備這三方面,他們不是只注重教義,就是只追求個人經驗,再不然就是只講求信仰的實踐。我們必須重新回到聖經中所談到的,關乎真生命的源頭、真生命的本質和眞生命的外在表現等等基要眞理上。
从始至今,基督教信仰一直遭受反对,甚至达到逼迫的程度,这是基督徒所关注的。新约所描述对基督徒的逼迫,背后有哪些社会政治和神学因素?这些基督徒又为自己的响应提出了什么辩解及理据?新约作者又如何在自身的处境中,解释、发展和重新应用耶稣论及逼迫的相关福音传统?《当基督徒面对逼迫:新约神学面面观》试图勾画出基督徒应对逼迫的新约神学,以作为当代不同处境之神学反思的基础。
约伯记是一本深奥难懂的旧约书卷。尽管如此,有不少曾被苦难折磨或正身陷其中的人都喜欢读约伯记。在这弯曲悖谬的时代,让我们效法约伯对神的坚定信心和崇高品格,纵使患难当头仍坚定不移,作个敬畏神并远离恶事的完全人。
约伯记是一本深奥难懂的旧约书卷。尽管如此,有不少曾被苦难折磨或正身陷其中的人都喜欢读约伯记。在这弯曲悖谬的时代,让我们效法约伯对神的坚定信心和崇高品格,纵使患难当头仍坚定不移,作个敬畏神并远离恶事的完全人。
【本书荣获第三十一届汤清基督教文艺奖(神学著作组推荐奖)】人的良心本知道何为善恶,但在善恶间挣扎时,往往为恶所胜。要彻底解决人性带来的问题,就得认真寻找人的意义,追溯人的真正来源,在人的源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源头的关系,才能知道如何行事为人,而找到安身与立命之处。
箴言是大家百读不厌的圣经书卷,蕴涵了许多做人处事的深刻道理。然其文法顺序看似杂乱无章,道理也极深奥,除了记诵个人喜爱金句,难以通盘掌握。本书融会作者丰厚的学术基础与教学经历,是研读箴言的一部经典著作!
走进传道书,虽然一开头好像闯入幽暗的深谷,但就像作者在文末语重心长地提醒:用人短浅的眼光,实在找不到生命的意义;只有趁着年幼之时,仰望日光之上,记念造我们的主,我们必然可以走出虚空,找到生命的丰富与满足。
人的良心本知道何為善惡,但在善惡間掙扎時,往往為惡所聖。要徹底解決人性帶來的問題,就得認真尋找人的意義,追溯人的真正來源。本書研究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之課題,以孟子的安身與立命說為參考,研究唐、元兩代東方教會宣教士與儒、道、佛三教的教導,得出「人」在中國傳統的定義與各種詮釋和應用,也具體而微地剖析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互動的過程。
联系
客服